看完这集就睡觉!昨天一不小心熬到凌晨一点半、这短视频怎么一刷就停不下来?
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好像这是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但其实,这都是笔者外公的“冲浪语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充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健康码、扫码支付、看视频领红包、砍价、消消乐、斗地主、看新闻......互联网无所不能,似乎所有的需求在这里都会被满足。
走在路上,随处可见低头看着手机的人们,专注地浏览跳动的文字,趣味的视频,而这些人中也不乏老年人的身影,近些年来,“银发”一族也加入了网民大军,规模逐渐壮大。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到2021年末,在我国10.32亿网民中,50岁以上的占26.8%,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规模已达1.19亿之多,占整体的11.5%。老年网民最常用的是即时通信(如微信)和网络视频等应用。
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带来的各种便利,可以对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老年群体来说,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库,可以帮助老年人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络,弥补了因行动不便带来的社交困难,维持、拓展社交网络,缓解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反应。同时玩网络视频游戏也可以减缓认知退化速度。
虽然互联网能够给老年人带来益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网络虽好,但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近些年来逐渐出现了“银发低头族”的说法,指的是那些过度依赖网络、刷手机昼夜颠倒,甚至可能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的老年人。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51%的中老年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
低头行为对老年人的作用是多重的,在生理上,长期的专注手机会使视力变差,也会对颈椎、腰椎造成伤害,休息时间变少也会影响注意力。在心理上,在社交网络中,人们会倾向于呈现出自己最好的样子,美化自己的形象,但长此以往可能会使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出现差距,导致对现实自我的不接纳。过度使用手机会使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大、更加焦虑和烦闷,逐渐远离面对面社交,长此以往会对现实人际交流产生恐惧。
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真假假难以分辨,风险意识可能会在纷乱复杂的信息中模糊,过度地使用网络还可能会使老年人陷入被诈骗的风险中。因此我们要知道,适当地运用互联网便利生活固然是好的,但是“冲浪”也要有度,否则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应该做有效冲浪的网络达人,而不做沉迷的银发低头族。
关于为什么会有“银发低头族”的出现,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焦虑和社会化需求
当人们年岁渐长,逐渐退出职场,很多社交的机会都受到阻断,老年人可能陷入与社会脱节的焦虑和担忧,害怕自己落伍,被人说“你out啦!”,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也为了保持与子女、亲朋的联系,有更多共同话题,重新体验社会化,个体会选择使用互联网的行为。
群体性孤独
家庭中的几代人虽然共处一室,但由于“代沟”等隔阂的存在,造成交流互动不足,这种关爱缺位会使老年人倾向于通过玩手机来在虚拟世界寻求孤独的缓解。其次,老年人由于退休、生理机能的退化等因素而使自身社会价值降低,通过使用网络,分享生活,发表观点能够获得社会参与感,满足被接纳的需求,获得意义感。
那么该怎么样避免成为银发低头族,或者如何缓解网络的过度使用呢?主要有下面三种方法:
增强社会活动,平衡网络与现实
在跨越“数字鸿沟”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网络与现实的失衡。有研究就发现互联网使用会降低老年人的公益性社区参与,丰富的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线下活动,久而久之造成与社会生活的隔离,归属感逐渐下降。因此应有意识地去参与社会活动,平衡好网络使用和现实活动。树立积极老龄化意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享受智能、便捷、乐趣的科技生活的同时,也回归到传统的活动中,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被它所牵制,真正智慧养老。比如老年大学、社区活动等等,培养新的爱好,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乐趣。
认识沉迷网络的危害,锤炼“火眼金睛”
网络世界之大之丰富,常常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在学习和适应网络发展的同时,也要学会分辨网络的真真假假,以防在不良网站上当受骗,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财产安全与身心健康。同时为了保护视力和肩颈,在上网时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如下楼散散步、做做拉伸等等,保持愉悦的心情。
晚辈的陪伴与关爱除了老年人自身,子女晚辈也应当重视低头现象,老年人的幸福不只是在于物质条件有多好,更在于关心与陪伴等等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想让老年人不再低头,晚辈要起到带头作用,放下手机,要理解老年人沉迷网络的原因,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陪伴。
最后,希望屏幕前的你我都能够合理使用网络,在享受便携智慧的同时也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
参考资料:
[1] 和红, 闫辰聿. (2022).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影响研究——"隔离"还是"融入". 人口学刊, 44(2), 13.
[2] 洪建中, 黄凤, 皮忠玲. (2015). 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6.
[3] 林莹, 房敏. (2019). "银发低头族"现象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新西部(8), 3.
[4]Loipha, S. (2014). Thai elderly behavior of internet use.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47, 104-110.
图片源于网络(https://huaban.com/)及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侵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2051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31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008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519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8010 人想测
立即测试